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
天堂与地狱 #306

306.我从天堂被告

306.我从天堂被告知,上古之人因其内层转向天堂,故拥有直接的启示,同时主与人类以此方式存在一个联结。然而,他们的时代过后,这种直接的启示不复存在,取而代之的是藉由对应的间接启示,以致他们的一切神性敬拜由对应构成;因此,那些时代的教会被称为代表性教会。他们知道何为对应,何为代表,以及地上的一切事物皆对应于天堂和教会的属灵事物,或也可说,代表它们。因此,构成其外在敬拜的属世事物作为属灵思考,也就是与天使一同思考的媒介而服务于他们。当关于对应和代表的一切知识从记忆中被抹除时,一部圣言就写成了,其中的一切话及其含义都是对应,因而包含一个天使所理解的灵义或内义。所以,当人照字义或外在意义阅读并理解圣言时,天使就照内义或灵义来理解。事实上,天使的一切思维都是属灵的,而人的思维是属世的。这两种思维看似不同,其实是一,因为它们相对应。这就是为何当人远离天堂,切断联系时,主便通过圣言提供了一个天堂与人联结的媒介。

属天的奥秘 #4965

4965.“波提乏,

4965.“波提乏,法老的内臣买了他去”表在记忆知识的更内在事物当中。这从“法老的内臣”的含义清楚可知,“法老的内臣”是指记忆知识的内在事物(参看4789节);他“买”表示祂将这些事物归于自己(4397, 4487节)。记忆知识的内在事物是那些更靠近属灵观念的事物,就是应用于天上事物上记忆知识。因为当外在人只看见外在形式上的记忆知识时,天上的事物就是内在人所看到的。
  

属天的奥秘 #5161

5161.“他为众臣

5161.“他为众臣仆设摆筵席”表引入并联结于外层属世层。这从“筵席”和“臣仆”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筵席”是指引入联结(参看3832节),以及经由爱的联结并变成自己的(3596节);“臣仆”,即仆人是指属于外层属世层的事物。因为当人正在重生时,低级事物就被置于次要地位,并服从高级事物,或外层事物服从内层事物。当这种情况发生时,外层事物就变成仆人,内层事物则成了主人。这就是圣言中“仆人”的含义(参看2541,3019,3020节)。成为“仆人”的那种人就是主所爱的人,因为正是相爱将他们联结起来,使他们看到他们对主的服侍不是束缚,而是全心全意的忠诚,因为良善从内在流入,并在那里产生这种快乐。古时,人们因种种原因设摆筵席;它们表示引入相爱,因而表示一种联结。他们也举办生日筵席;这些筵席代表新生或重生,就是通过爱,内层与外层在人里面的联结,因而天堂与世界在他里面的联结。因为这时,人里面的世俗或属世之物与属灵和属天之物联结起来。
  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

目录章节